校园霸凌,调整刑事责任降至12岁,分级追责机制与张伯礼院士
在中医界,有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,他一生致力于中医药事业,为传承和创新中医药文化、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,他就是张伯礼院士。
年少时,他考入天津市卫生学校,毕业后在天津市大港区一所卫生院当医生。这段基层医疗工作经历,让他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,也坚定了他在医学道路上继续前行的决心。1979年,张伯礼以优异成绩考取天津中医学院(现天津中医药大学)首届硕士研究生,开启了他深入研究中医的学术生涯。在学期间,他不仅专注于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,还积极跨学科学习工程学、药理学等知识,为日后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回顾张伯礼的履历,那是一部满含拼搏与奉献的奋斗史。1982年硕士毕业后,他留校任教,同时在医院坐诊,还投身中医药科研工作,身兼数职却乐此不疲。此后,他历任天津中医学院中医工程研究所所长、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、天津中医学院院长、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等职务。在每个岗位上,他都兢兢业业,积极推动中医教育改革、临床实践发展以及科研创新突破 。2021年5月,他不再担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职务,转任名誉校长,但依然心系学校发展与中医药事业,继续发光发热。此外,他还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、现代中药创制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等重要职务,在中医药领域发挥着引领作用。
张伯礼的荣誉数不胜数,每一项荣誉背后都是他多年努力与付出的见证。2005年,他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,这是对他在中医药领域学术成就和贡献的高度认可;2011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,彰显了他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以及在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;2016年获得吴阶平医学奖,这一奖项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重要奖项,肯定了他在医学领域的突出贡献;2017年被授予全国名中医称号;2020年8月,因在抗击新冠疫情中作出重大贡献,他被授予“人民英雄”国家荣誉称号,成为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;2022年7月,他获授予“国医大师”称号,这是中医界的至高荣誉,是对他一生中医事业成就的终极褒奖 。
在推动中医药发展的道路上,张伯礼积极建言献策。在2025年全国两会上,他建议鼓励中成药中的普药转为OTC药并退出医保目录,同时把更多大品种中成药纳入医保目录。他指出目前医保中成药目录存在部分非处方中成药已纳入医保,而一些疗效显著的中成药却未被纳入的问题,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使用。此外,针对校园霸凌问题,他建议调整刑事责任年龄适用范围,将故意伤害致人重伤刑责年龄降至12岁 ,并建立分级追责机制,同时配套强制家庭教育指导、心理干预等制度,力求实现惩戒与矫治的有机统一,守护校园安全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。
张伯礼院士用一生践行着对中医药事业的热爱与执着,他的经历、贡献、建议都为中医药的发展指明方向。相信在他以及众多中医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,中医药事业必将迎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,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。